糖尿病难愈创面治疗新突破:Janus结构纳米纤维敷料
糖尿病(DM)是一种流行的慢性疾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约2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出现糖尿病足溃疡,会导致肢体丧失、残疾甚至死亡,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糖尿病的高血糖环境会导致微血管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病变、血管供血不足、缺氧和慢性炎症等因素,导致糖尿病伤口难以愈合,甚至不断恶化。
糖尿病创面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去创伤、引流、抗炎治疗。其中,创面的处理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外,改善伤口局部微环境,为伤口愈合提供有利条件也非常重要。市面上已有一些已被开发的伤口敷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伤口愈合和修复,但由于材料性能和技术的限制,还没有完美的伤口敷料产品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
研究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分层结构薄膜被认为是模仿皮肤组织天然细胞外基质结构的绝佳方法,其每一层都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来执行特定的功能。具有不对称润湿性的Janus结构可以操纵液体润湿和传输行为,因为当疏水层足够薄时,额外的压差可以导致自发的疏水-亲水液体流动,以达到伤口微环境的调节功能。另外,通过使用不同形式的基质材料制备伤口敷料,可以赋予敷料不同的特性和功能,从而为伤口提供更好的微环境。在此基础上,在基质材料中添加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改善伤口敷料的性能和功能,赋予其抗炎、抗菌、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功能。
本课题拟以静电纺丝技术,通过对纤维敷料进行Janus的结构设计,以生物可降解基材和活性物质为原料制备针对糖尿病难愈创面的纳米纤维敷料,通过膜的液体传输行为、糖尿病小鼠伤口模型治疗效果、机械性能等理化和生化性能衡量纤维敷料的对创面加速愈合能力。以达到理想的伤口护理材料防止伤口感染、诱导血管生成、防止伤口脱水和浸渍、吸收伤口渗出物并调节炎症等效果。
技术路线
-
材料准备:准备生物可降解基材和活性物质作为制备纳米纤维敷料的原料。
-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敷料: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敷料,其中包括Janus的结构设计。通过调节静电纺丝参数,如电压、流量等,控制纳米纤维的形成和排列。
-
理化和生化性能测试:对制备的纳米纤维敷料进行理化和生化性能测试,包括液体传输行为、机械性能、糖尿病小鼠伤口模型治疗效果等。
-
优化纳米纤维敷料性能:根据测试结果,对纳米纤维敷料的制备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敷料的性能和功能。
-
评估纳米纤维敷料的创面加速愈合能力:在糖尿病小鼠伤口模型中,应用纳米纤维敷料进行创面治疗,并评估其对创面加速愈合的能力。
-
评估纳米纤维敷料的护理效果:评估纳米纤维敷料在预防伤口感染、诱导血管生成、防止伤口脱水和浸渍、吸收伤口渗出物和调节炎症等方面的护理效果。
-
优化和改进纳米纤维敷料:根据评估结果,对纳米纤维敷料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其护理效果和应用性。
-
最终产品开发:根据最终优化的纳米纤维敷料,进行规模化生产,以便应用于临床治疗。
-
临床试验:将最终产品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难愈创面治疗中,并进行临床试验,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产品推广和应用: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推广和应用最终产品,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伤口护理材料,减轻糖尿病足溃疡造成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

原文地址: https://www.cveoy.top/t/topic/o99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请勿转载和采集!